熊丙奇:大学新生用电脑,不能简单禁止

2013年09月29日02:39  新京报

  ■ 来论

  大学新生实行“禁电脑令”,暴露出学校指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活,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不足。

  近日,北理工大一新生周明(化名)在寝室使用电脑时,被辅导员收走。在签署“十一把电脑带回家”的保证书后,才被允许取回。该校学工部表示,此举是希望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。(《新京报》9月28日)

  是否对大学新生实行“禁电脑令”,这样的争议已持续了10多年了。在笔者看来,不论是目前实行“放宽政策”的学校,还是禁用电脑的学校,其实都没有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上,交出合格的答卷——实行放宽政策的学校,基本的思路是让他们用去,由此出现因过度使用电脑而荒废学业者;但简单的禁用电脑,不顾学生的上网需求,只是把学生从宿舍上网,赶到了校外网吧上网,问题还是没有解决。而这背后暴露出学校指导学生规划大学生活,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不足。

  学生上网获取信息、娱乐、聊天交流,是正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,让学生养成好的上网习惯,这属于生活教育的内容,要让生活教育起到好的效果,只有通过老师、家长与学生共同的生活实践获得。在国外,不论是学生学习上网,还是对出现网瘾的学生,基本的方法都是生活化的引导。这一过程,国外多由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完成,而国内的家长往往忽视这一问题。

  对大学而言,面对没有良好上网习惯的学生,解决的办法,只有是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,增加老师与学生的共同校园生活,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,比如,学校可为学生(以宿舍或以班级为主体)配备大学导师,导师每周必须有一次和学生的交流、沟通,内容可涉及大学生活、学习规划、人生发展等方方面面,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给予指点,并组织各种报告、讨论、研讨活动,在这样的老师和学生交流的环境中,学生就会逐渐适合校园生活,同时懂得规划未来、自主管理。实行这样的教育管理,归根到底,是要求重视人才培养,完善育人的细节。

  □熊丙奇(学者)

(原标题:大学新生用电脑,不能简单禁止)

(编辑:SN075)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“环保专家”董良杰涉寻衅滋事被拘
  • 体育中超-恒大4-0坐等冠军 国安2-0申花 视频
  • 娱乐李双江自知家教失败 韩国向中国法律看齐
  • 财经财政部长楼继伟定调财税改革:富人多纳税
  • 科技揭秘手游托:潜伏陪玩刺激用户买装备
  • 博客韩寒:我被骗了二十多年
  • 读书满汉全席为何成京城"十可笑"之首
  • 教育两大名校大学生公开激辩“泡妞秘籍”